龍源教你如何科學泡腳養(yǎng)生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10:42  泡腳丸

在中國有很多人喜歡泡腳養(yǎng)生,泡腳不光可以消除人的疲勞感,還可以加快人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但是有一部分人卻不知道怎么科學泡腳,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如何科學泡腳養(yǎng)生的效果更好。

科學泡腳

如何泡腳養(yǎng)生

1、把雙腳浸入40℃左右的熱水中,15~20分鐘后頭痛會明顯緩解。.

2、如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wěn)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可泡腳20分鐘,再搓腳心10~20分鐘,直至發(fā)熱,會感到神清氣爽,全身輕松。

3、對于感冒發(fā)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于退熱。

4、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后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于降低血壓。

如何科學泡腳

科學泡腳養(yǎng)生技巧

1、泡腳不同于一般的洗腳,必須將腳泡到一定的程度,達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發(fā)揮作用。開始泡腳時,先倒入少量熱水,沒過足背,水溫不要太熱,以40℃左右為宜。然后,隨水溫降低,逐漸添加熱水,保持水溫,直至雙腳變紅,全身有熱感,微微汗出即可。

2、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4、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銅盆等金屬盆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fā)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5、泡腳和可以搓搓腳心,其實主要是搓涌泉穴,那樣效果會更好,這叫心腎相交,對提高睡眠質量和養(yǎng)生好處非常錯。

如何泡腳養(yǎng)生

如何科學泡腳養(yǎng)生

泡腳最佳時長:30分鐘左右

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xù)泡一兩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但是,特別提醒老年人,泡腳時間要再短一些,因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發(fā)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泡腳最佳水溫:42℃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維持在38℃~43℃為宜。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將腳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溫,足浴時水通常要淹過踝部,且要時常搓動。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由于皮膚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溫度過高的水很容易導致燙傷。

 

最佳泡腳時間段:晚上九點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是因為此時是腎經(jīng)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nèi)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jīng),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diào)節(jié),達到最好的養(yǎng)腎效果,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泡腳要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tài)下進行,飯后半小時內(nèi)也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