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泡腳,想必大家都不怎么陌生吧,再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晚上睡覺之前泡一會兒腳,然后去睡覺?,F在越來越多的人泡腳的時候喜歡加點艾草或者中藥等,那么大家了解每天晚上用艾草泡腳有什么好處?大家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1、去虛火和寒火
人體中患有口腔潰瘍、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腫痛等情況,這些都是由于體內虛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導致的。只要將艾草和水一起熬煮之后,將藥液泡腳一會,等全身出微汗就可以了。然后喝一些溫開水,連續(xù)泡腳兩三天,并且少吃一些寒涼食物,注意休息,那么這些疾病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
2、可以驅寒
天天用熱水泡腳本來就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趕走體內濕寒的功效,況且艾草能通十二經絡,調理陰陽。經絡通暢的人,氣血就會跟著暢通,而氣血健康的人,體內寒氣自然也就無處可待。對于艾草的驅寒作用,這里建議大家可以采用艾條熏灸的方法,效果會更加明顯。
3、除腳氣、腳癬
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以及加強抵抗力等功能。針對性的使用,長期堅持可以去除腳氣以及腳癬。
艾葉泡腳的方式
將一把艾草葉放進干凈的鍋中,隨后添加適量的冷水,大火燒開以后再次熬煮十分鐘上下就可以取下。等水當然晾涼到能夠泡足的情況下就可以了,可以依據自身的健康狀況,添加其他原材料一起泡足。泡足的情況下一定不可以淹到全身出汗,只是應當在微汗的情況下就終止。
1、艾草葉加麻椒能夠除腳出汗、臭腳、腳氣、濕疹。
2、艾草葉加玫瑰花可改進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huán)系統不太好,手腳麻或淤血。
3、艾草葉加生姜片能冶療風寒感冒、骨關節(jié)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4、艾草葉放鹽能冶療上焦有火,常常眼火、牙痛、咽喉腫痛、氣躁鬧心、上火下寒、腳腿發(fā)脹。
艾葉泡腳的禁忌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胸悶、頭暈,應暫停泡腳休息。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fā)生燙傷。
發(fā)燒和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艾草泡腳。
艾草泡腳每周2~3次即可,不宜過于頻繁。艾草泡腳能引火下行,有時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不足,容易引起頭暈、頭痛,還會引起情緒上的變化。
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wěn)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fā)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兒童不宜用過熱的水長時間泡腳。因為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因此要從小注意保護。
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洗腳,足底的韌帶就會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形成扁平足。